文 | 古书生
来源 | 领遇
【作者简介】古书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 MBA。曾经在基金、证券、私募等行业工作,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的工作超过 10 年。
巴菲特说,当别人贪婪时,我们要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要贪婪。
最近,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募集火爆收官。单日有效认购总数为41万,成为战略配售基金以来购买户数最多的基金。户均金额17万,远超战略配售基金、兴全合宜等此前的热门基金。单日募集总规模710亿,创造了历史之最。
大家对去年发生的事情心有余悸,兴全合宜基金以327亿的爆款碾压公募基金界,结果,上证综指迎来了24.59%的年度下跌。
市场如此火热,是否到了恐惧离场的时刻呢?
巴菲特这句话很有道理。从行为金融学上讲,当所有人参与资本市场时,市场会非常火爆。此时,可进一步用于投资的资金不多,资本市场高点震荡。假以时日,资本市场掉头向下。在本金附近,新入场的投资者对于损失的容忍度远远低于对于收益的敏感度。他们会斩仓离场,带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下跌。随着市场更大程度的下跌,更多投资者止损离场,并导致资本市场泡沫的破裂。所以,当别人贪婪时,我们要恐惧并止盈离场。
巴菲特的理论可以从实证数据上得到验证。以公募基金首次公开募集的募资额为例,我统计了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募资总额,并且和上证综指的走势作对比,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公募基金的募资总额处于阶段性高点时,如2007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上证综指就处于阶段性的高位;当公募基金的募资总额处于阶段性低点时,如2008年下半年、2012年下半、2018年下半年,上证综指就处于阶段性的低位。
过去12年中,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公募基金的募资总额也在不断攀升。2018年9月份,观察到公募基金的月度募资总额为76.29亿,处于2007年以来的倒数31/141、2014年以来的倒数1/57的历史低位,我写了一篇文章提示大家注意股票市场的潜在机会。同期,前海开源的王宏远首次呼吁全面加仓,但市场没有反应。
巴菲特的理论是否会得到其他实证数据的支持呢?我们来看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统计的新增投资者数量的数据,下图所示:
该数据起始于2015年5月。从周度数据来看,当新增投资者数量急剧增加时,如2015年5/6月份,上证综指处于阶段性的高位;当新增投资者数量处于低位区域时,如2018年9月、12月和2019年1月,上证综指处于阶段性的低位。
巴菲特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我们是不是可以非常草率得出结论,现在的市场处于局部的高位呢?
我认为不行。首先,我们注意到2019年3月的公募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月度募资总额为93.43亿,处于2007年以来的倒数41/147、2014年以来的倒数6/73,并且远远低于2015年5月3000亿的历史高位。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虽然募集了710亿,但进行了比例为7%左右的配售之后,该基金合计募集金额58.7亿。因此,3月份的总数字为93.43亿。
其次,我们继续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考量投资者行为对于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散户,包括小散户,大散户和牛散户等;机构投资者一般指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产业资本、家族办公室、主权基金等。
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投资于ETF等指数型基金产品,很少投资主动型基金,也很少参与公募基金的首次公开募集,更很少新增开户,所以上述统计的公募基金募资总额和新增投资者两项数据基本上和机构投资者无关。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很难统计。虽然其行为很难用实证数据统计观测,但我们可以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推演。
机构投资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指标——风险预算。单个机构投资者在特定时点都有特定的风险预算,也就是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的最高可用额度。机构投资者都受限于其风险预算。
以今年为例,截至一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高的收益率接近50%,我们以此做个假设。假定某机构投资者年初的风险预算为100万,意味着其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的金额不能超过100万。假定他投资了100万并在一个季度结束时赚取了50%的收益,那么,他现在的风险预算就变成了150万。随着市场上涨,机构投资者的风险预算不断增加。
对于银行、保险资金来讲,收益增加,意味着资产对特定负债的覆盖率增加;覆盖率增加,从保守资产转变为可投资于高风险资产的资金会相应增加。因此,机构投资者的风险预算会高于150万。
有了一季度的赚钱效应,机构投资者风险预算大幅度增加,有能力继续增加其仓位。机构投资者相对比较理性,在市场没有达到局部高点时,有意愿增加其仓位。
综上,在公募基金月度首次公开募集份额处于较低位置、新增投资者数量稳定保持中低位置、机构投资者风险预算不断增加的当下,我认为,现在市场并没有处于巴菲特理论中当别人贪婪我们要恐惧的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领遇对文章内容不具任何立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领遇APP
责任编辑: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