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产投资组合的配置之道丨第十七届HED峰会多资产投资分论坛圆满举办

    2024-12-26 11:32:19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多资产投资 第十七届HED峰会

    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强、地缘局势风险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投资者已然意识到,单一资产或市场投资已难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收益。构建多资产投资组合,已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健回报、有效分散风险的关键策略。然而,构建多资产投资组合并非一项轻松的任务,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深厚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精准的决策能力。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如何实现有效多资产配置,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由财视中国主办的第十七届HED峰会·构建多资产投资组合分论坛于近日在深圳圆满举办,众多投资专家、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围绕多元资产配置方法、量化投资策略、ETF投资风口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为与会投资者从各个不同细分领域提供了资产配置的宝贵见解和实践经验。



    在圆桌“多资产策略投资人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中,主持人宏锡基金合伙人陈迪强引导圆桌嘉宾深入剖析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多资产策略投资人所需面对的各种复杂情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类资产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复杂,对多资产策略投资人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明得浩伦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孔令坤认为,CTA策略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多资产策略,它们通常涵盖多个市场和资产类别。孔令坤强调,重要的是参与资产类别的多样性和策略风格的分散化,以及交易周期的选择,这有助于平滑经济周期对投资结果的影响。近两年,国内外CTA行业的表现存在差异。但是随着特朗普新任期、地缘政治紧张等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剧,预期国内CTA将迎来更好的表现。

    绵烁资产CEO姜涵认为,投资交易本身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通过系统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他践行采用统一的方法论,覆盖多个主要资产类别,如选股、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等,以实现收益多元化及风险的有效分散。姜涵强调,在风控层面,主要关注多策略复合后的净值波动,减少对单一策略干预的频率,反而能够在降低管理难度的情况下提高收益。同时,他重视事前预测尾部风险,通过策略逻辑和经验提前检验策略组合的健壮性。展望未来,姜涵认为各资产类别的波动率都在放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短期内不会消失,政策层面和宏观层面将带出不少交易的机会。因此,带着金融期货的CTA值得考虑配置,而A股市场的尾部风险也需要通过期货等工具进行更加高效的管理。

    添橙投资首席投资官赵鹏霄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出发,强调了在债券基础上,不仅要追求“固收+”,更要重视风险平价。赵鹏霄提出,真正的风险均衡组合是在不同资产中保持相同风险暴露,并根据宏观环境调整风险权重配比。过去很多“固收+”产品因权益部分风险暴露过大,而债券部分收益和风险无法匹配,导致持有人体验不佳。此外,赵鹏霄表示,添橙投资坚持差异化竞争,不与银行理财、公募债券基金在同个赛道竞争,而是切入它们无法或难以涉足的资产,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差异化、有竞争力的风险收益比。对于高净值投资人,赵鹏霄表示,应把资产配置做起来,分散风险,并定期进行风险再平衡。

    小黑妞资产运营总监陈婕表示,小黑妞资产自2019年实盘运营至今,最大的策略是期权套利,但在市场波动大时会有回撤,因此公司不断开发新策略,包括多资产策略,以提高客户收益确定性,规避单一资产风险,提升客户持有体验。陈婕强调,小黑妞资产“永远带着保护的手段去做多资产策略”,使收益曲线更平滑,以保护客户资金。针对个人客户投资工具少、追求短期收益等问题,小黑妞资产重视投资者教育,提倡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分散投资,在不同经济周期中获得稳定收益。

    嘉懿资管副总裁曲春磊指出,未来全球经济中,大类资产和策略的变量将增多,反馈更复杂,个人投资者难以全面认知风险。他建议投资者首先明确投资目标,决定投资方法论。在投资领域,有一句经典的理论格言:投资回报来源于承担的风险。这揭示了投资者在分配资金时,实质上是在管理资产背后的风险暴露。尽管风险与回报通常呈正相关,但这种关系并非恒定。投资者的核心目标是,在尽量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回报最大化。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奠基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里·马科维茨曾言:“资产配置的多样化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资产之间的收益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投资于负相关或低相关的资产,可以有效降低或分散风险。然而,要实现更加科学的资产配置,仅依赖资产收益率的历史数据是不够的。深入理解驱动资产价格变化的宏观经济风险因素,并将其量化,才是优化投资布局的关键。最后曲春磊表示,希望投资者在未来投资周期中实现目标,做好保值增值。



    ▲ 圆桌讨论 “多资产策略投资人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因诺资产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徐书楠以“重新认识多策略”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徐书楠表示,受市场大环境影响,中性和指增两大策略面临挑战。投资人正在重新审视量化策略配置逻辑,寻找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在此情况下,多策略以其“进可攻退可守”的独特优势逐渐受到关注。多策略能有效解决量化投资同质化问题,降低组合相关性,但对投资者成熟度有更高的要求。徐书楠认为,在多策略投资的几个关键词中,“有效性”是一个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配置的资产长期不具备较大的正收益预期,即使相关性再低也无法带来好的收益。”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低相关性,投资者需要有效寻找到相关性比较低的资产,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第三个关键词是“长期性”,多策略配置需要长期观察才能体现出其效果。“短期来看,它不可能是市场上收益最高的资产。但长期来看,多策略产品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收益风险比。”


    ▲ 因诺资产创始人兼投资总监 徐书楠

    在圆桌“利用量化技术优化投资组合”中,主持人“卢总说金融圈”主理人卢加西以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犀利的话题引导能力,引领着圆桌嘉宾深入探讨量化投资的现状与未来。回顾量化领域的发展历程,当前国内量化产业成熟度不断提升,然而与此同时也浮现了一些重要问题:量化投资如何实现市场期待?量化领域当前主要的挑战与发展方向是什么?卢加西邀请在座的量化投资专家及行业领袖积极分享见解,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信弘天禾执行事务合伙人章毅围绕量化投资策略、市场环境、投资者心态等方面展开发言。章毅指出,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市场没有类似海外资管行业的长期稳定、能替代固收的产品,原因有多方因素影响,例如披露频率、交易土壤、交易标的等。首先在净值展示层面,同一只产品披露颗粒度越细,曲线波动也会越大,相较于国内日/周度净值,海外主要以月度净值为主,投资者对净值的披露要求越高,越希望获取频繁的净值数据,有时反而会增加策略实现的难度。其次,在量化研究和交易过程中,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土壤也让管理人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过去的数据规律能否有效运用于未来,管理规模、市场冲击成本、工具限制等因素是否对策略执行构成影响等。同时,随着现在量化公司对算法和模型迭代要求进一步加强,差距在逐渐缩小,但硬件投入和算法优化的效果将逐渐在业绩上显现。最后,章毅认为未来量化策略将继续朝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衍盛中国首席执行官李达认为,投资中的确定性是一道“难以避免的难题”,投资人与资产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差、目标差和认知差共同导致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建立信任则是解决不确定性的一把钥匙。对于量化行业的风险问题,李达认为,“如果行业的信息披露机制没有持续地往前推进,才是量化行业的最大风险。”他表示,只有不断加强信息披露的公开、透明和相互监督,才能使行业健康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针对前不久的“量化地震”,李达认为正是“每一次危机的发生孕育了行业的进步”,提升大家对于量化资管这个商业模式的整体认知。例如当前运营管理能力在量化私募公司内部被提高重视,就是行业向前发展的表现。他鼓励行业要警惕危机,提高综合素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中国的超额收益空间广阔,但为什么投资人却很难获得低波动的收益?针对此问题,星阔投资首席产品官、市场合伙人房明表示,主要是因为市场复杂且不平衡,要求投资者在广阔的选股域中寻找机会,同时控制波动和风格暴露,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管理人向客户提供稳健且熟悉的贝塔,以增强客户对产品净值波动的忍耐力,例如在红利增强的赛道,客户更容易长期持有获得复利。


    ▲ 圆桌讨论 “利用量化技术优化投资组合”

    圆桌“ETF革新全球市场准入”由财视中国创始人兼 CEO朱浩主持。当前ETF已经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核心工具之一。2024年,ETF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场ETF数量已突破1000只。众多基金公司或券商资管参与布局,ETF毫无疑问已是资本市场投资新利器。今年恰逢中证A500推出,ETF市场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此时正是回顾ETF发展成果,展望其未来趋势的好时机。

    大成基金指数与期货投资部执行总监李飏表示,ETF现在正处于投资者越发成熟的阶段,投资者开始将ETF作为投资权益市场的必备工具之一。ETF的编制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从单市场到跨市场,再到A系列指数的全面改进,都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者的进步。ETF之所以风靡,一方面是因为其业绩与传统主动权益公募相比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ETF容量大、风格清晰、易于跟踪,避免了主动管理产品可能出现的风格漂移等问题。在ETF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李飏提出了两个ETF创新方向:一是底层资产的创新,如大成推出的有色ETF,底层都是有色商品期货,与股市的相关性低;二是将量化模型和被动指数相结合,做定制类指数的创新,例如大成与360合作推出的“互联网+”指数产品,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实现了有效收益。

    当前ETF在国内发展迅速,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谭弘翔认为其背后是被动投资的浪潮。谭弘翔表示,随着投资者投资意识和投资自主性发展,ETF因其灵活配置方式和完善产品生态逐渐受到欢迎。尽管近期发展迅速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ETF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谭弘翔强调需要从产品前端创新和后端服务两方面入手:在前端,要先于同行开发创新指数;在后端,要创新客户服务方式,匹配客户需求,在合适时机把合适产品推给合适的人。跨境ETF也是创新的一大方向,中韩半导体ETF、东南亚科技ETF和沙特ETF都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资产配置选择。

    工银瑞信(国际)国际业务助理副总裁卓乐认为,ETF市场的创新趋势明显,工银瑞信已在细分领域深耕,推出如央企ETF、新能源电池ETF等创新产品。同时,跨境ETF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全球化资产配置选择。卓乐强调,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中国市场仍然不可或缺。对于境内投资者而言,跨境ETF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分散风险的机会,也是补充海外投研能力的重要工具。最后,卓乐表示将继续关注A500指数的发展。卓乐判断,如果后续有更多A500相关的衍生品推出,A500的市场影响力将会持续。


    ▲ 圆桌讨论 “ETF革新全球市场准入”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日益凸显,多资产投资策略的战略价值将更为显著。本次HED峰会“构建多资产投资组合”分论坛不仅为投资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投资者之间交流洞见,更为多资产投资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注入动力。我们满怀期待,憧憬在下一届HED峰会中,财视中国能够与全球投资者及业界精英一同携手共进,为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本文来自于由财视中国主办的“第十七届HED峰会”上的嘉宾发言,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Rachael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