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拟修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再融资规则,且即日起就相关规定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再融资办法修订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精简再融资的发行条件;二是优化非公开发行制度安排,支持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和锁定机制,将发行价格不低于前20日的9折调低为8折,锁定期分别由36个月、12个月,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单次非公开发行对象调高至不超过35人;三是调整批文有效期,将再融资批文的有效期延长至12个月。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新修订的再融资办法的适用将实施新老划断,修改后的再融资规则发布时,已经取得批复公司的适用老规则,未取得批复的适用新规则。
尽管只是对再融资要求进行松绑,但规则修改不仅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更与整个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息息相关。
三箭齐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针对新修订的再融资办法,CIIA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张海亮指出,本次的再融资松绑主要针对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而改善上市公司质量。“过去几年,虽然政策一直在扶持中小企业,但是银行仍然倾向于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此次三个板块同时对再融资进行修改,是由于过去的限制条款过多,已经和资本市场融资本质脱轨,按照未修改前的规定,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再融资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他解释说,过去中小企业需要寻找优先的投资者,履行高额保本保息协议,而投资者需要承受解禁前市场的大幅波动,定向增发解禁期太长,这就导致2016年以后增发投资者骤减。“此次再融资松绑拓宽了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
之所以说过去的条款“与资本市场融资本质脱轨”,原因在于原有的融资规则严格限定了再融资的投资者数量、投资期限、投资价格以及投资审批时间。张海亮谈到,在2015年指数从4000点上涨到5000点的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进行了非公开股票发行进行再融资,而参与其中的大部分投资者都发生了巨额亏损,“导致目前定增投资参与者非常谨慎,普遍会选择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规模小一些的企业就发生了融资贵、融资难的情况。”
“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寻找合适的投资者难度明显增加,审批时间长;投资者退出的难度增加——退出时间延长会增加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投资者对中小规模上市公司的融资条件也比较苛刻,包括要求保本保息同时会分一定的后端收益等等。”
显然,原有的再融资规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因此,再融资规则的修订势在必行,本次证监会的表态可以说是情理之中。
新规利好,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张海亮表示,此次新规此次新规取消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需连续2年盈利、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还取消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的条件,将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降低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准入门槛。
在他看来,准入门槛降低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TMT、医药等高科技领域,许多公司虽然有较好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少资金进行产品变现、营销推广、建设渠道等,前期研发成本高,公司处于亏损,因此这类企业在美国上市融资的案例较多。中国放开这一步是对研发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大支持,增加了中小型企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根据具体要求,投资者数量从5-10名提升到不超过35名,价格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9折改成了8折,“这都为中小型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可议价空间。之前条款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签订抽屉协议保息的空间一般在5-20%不等,这次从9折改成8折,给予了投资者相当于市价20%的折扣,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相当于一次融资成本的转移。”
他还补充说,解禁期缩短、批文有效期延长增加了投资者参与非公开股票发行的积极性,定增非董监高投资者原先投资持有期6个月解禁以后到完全退出差不多需要2年时间,现在6个月以后就可以完全退出,极大地提高了退出效率。此外,“上市公司拿到批文后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和投资者沟通。”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投资者,再融资办法修订带来的都是利好。“企业开拓了融资渠道,对于投资者则是增加了投资的多样性,让投资更趋于长期化。”虽然从短期来看,融资成本的转移过程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可能对二级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张海亮强调,消化短期利空后,“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运作,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发挥市场的定价和融资功能,同时也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让中国资本市场恢复原有的融资属性,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小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