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宏观策略首席严凯文:美国对华关税几度升级,对中国资产影响有多大?

    2025-04-14 16:00:35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关税战 特朗普

    20254月,特朗普以所谓“对等关税”名义掀起贸易战,让世界经济蒙上阴影。其中,中美关税战呈现出全面升级的态势,美国对华关税不断加码,全球经贸格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4月以来中美关税战时间线一览(以北京时间为准)

     

    43日:特朗普发起所谓“对等关税”,对华税率升至54%

    特朗普正式签署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对包括中国、欧盟、东南亚国家等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其中,对华关税在原有20%基础上进一步上调34%,综合加权税率达54%

     

    44日:中方迅速出台反制措施

    中国迅速做出反制,宣布自202541012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48日:特朗普威胁加税至104%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放话,称若中方不撤回反制关税,美国将从49日起对华商品再加征50%关税,总税率将达104%

     

    49日:中方称绝不接受美关税霸凌

    中方称绝不接受美方极限施压霸道霸凌,调整原定于410日生效的关税措施,将对美加征关税幅度从34%提高至84%

     

    410日:美再度加码关税至125%

    美国再次加码,在104%的基础上,继续对中国产品加税到125%,并且于当日生效。对未对美实施报复的国家暂停征税90天,临时下调税率至10%

     

    411日:美白宫称对华总税率达145%

    美白宫官员称,特朗普所指的125%关税是所谓“对等关税”,连同之前以芬太尼名义加征的两成关税,对中国征收总关税达到145%

     

    411日: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中方宣布将对美加征税率由84%提高至125%

     

    短短十日以内,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关税几度加码。美国对华的关税战是否已经告一段落?美国关税霸凌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几何?投资者如何应对此次关税风暴?针对上述问题,财视中国连线华鑫证券研究发展部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严凯文。 以下是财视中国与严凯文的对话,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财视中国:请问当前中美贸易冲突是否已暂时告一段落,未来是否可能继续升级?

     

    严凯文:中美贸易摩擦现在算是进入了针锋相对的新阶段,目前仅仅是开始的结束,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单方面霸凌”,而特朗普反复放话“中国想达成协议”,因此也很难会戛然而止。虽然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想和美国进行对话,但特朗普本轮行动证明了美国言行不一性,这可能将是一场长期矛盾点。

     

    特朗普先将对中国的关税加征54%,再升级到104%125%主要是表态上的恶化,对实际贸易的影响是在边际减弱的,我国的出口产业在第一阶段贸易冲突就已经有应对措施了,比如转口贸易等。如果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的话,继续增加关税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可能从限制转口贸易和投资两方面下手。

     

    (1)特朗普政府时期针对委内瑞拉推出的“二级制裁”关税政策规定:任何国家若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或天然气,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被额外征收25%的关税。尽管该政策表面上旨在直接遏制委内瑞拉的能源出口,但其政策设计逻辑中隐含着更为复杂的战略考量。作为委内瑞拉石油最大进口国的中国,其正常能源贸易活动受到显著影响,这使外界普遍认为美方通过构建次级制裁体系,实质上是意图建立针对特定国家的“长臂管辖”机制。这种以第三国为支点的制裁手段,充分体现了现代国际经贸博弈中制裁工具的“蝴蝶效应”特征。

     

    2)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扩大技术与投资限制,目前特朗普延续并强化了第一任期内的技术封锁政策,进一步限制中国企业获取美国敏感技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等领域。20252月发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明确限制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同时禁止美国资本流向中国的相关产业。后续不排除会扩大限制行业和技术领域。

     

    财视中国:新的关税政策对中国股市和中国资产有何影响?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是否会被打断?

     

    严凯文: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股市震荡,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越南、日本等较为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股市大幅下挫,但从中国A股市场看,仅有部分依赖出口的科技和制造业板块承压,高股息防御板块(如公用事业、食品饮料等)表现相对抗跌。目前政策将重心放在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将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冲突略,后续料将加大财政货币刺激力度以稳定经济,以部分抵消关税负面影响,因此部分板块如公用事业、食品饮料、旅游及红利资产等板块受冲击较小,甚至可能因政策对冲而受益;相对地,一些出口导向性行业(如电子、机械)面临成本上升和需求不确定性,需通过技术升级或市场多元化缓解压力。

     

    从中国资产重估层面看,其短期风险与长期机会并存。对于关税冲击,中国的应对策略是稳住内需和中国经济基本盘,帮助受冲击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坚定支持开放合作的国际经贸秩序。相较于特朗普的超预期关税政策带来的美国资本市场动荡,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市场有较大信心,主要源于四大方面:一是经济的基本盘,二是中长期政策环境的基本盘,三是中国有充分的政策空间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四是资本市场估值更具吸引力。综合来看,短期内关税风暴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但长期看,中国经济具有较强韧性,而中国资产的重估基础在于:一是经济韧性和政策支撑长期内需增长;二是科技创新在AI等领域的突破将重塑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的认知;三是A股和港股相对美股仍存在显著估值折价。由此来看,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处于低配状态,重估进程尚未结束。随着政策对冲效应显现和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有望在2025年延续重估行情,并在中长期实现估值与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财视中国:当下地缘政治风险提升,世界不确定性增加,您对普通投资者有何建议?

     

    严凯文:当下市场不确定性加剧,风险偏好回落,普通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和灵活的调整投资策略,比如分散投资、配置避险资产、保持流动性和长期视角等策略,避免情绪化决策。

     

    (1)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黄金等)、行业以及地区,可以有效降低因地缘政治事件引发的局部市场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于单一市场或资产,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2)关注避险资产。在不确定性加剧时,避险资产往往表现更为稳定,比如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今年已经显著跑赢全球大类资产,而当前特朗普的政策转变实质上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黄金的避险能力仍在增加。

     

    (3)保持流动性。避免高杠杆投资并确保投资组合中保留一定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以便在市场波动时能够快速调整仓位或应对紧急资金需求,流动性是应对不确定性时的关键保障。

     

    4)坚持长期视角。地缘风险冲击往往具有短期性,比如本轮关税政策对美股的冲击迅速而剧烈,但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幅反弹,如果因短期市场波动而恐慌抛售或冲动决策,可能更容易蒙受损失,建议保持耐心并坚持长期投资策略。

     

    (5)关注基本面。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优先考虑那些基本面稳健的企业或资产,将更具备抵御经济波动能力。

     

    6)提升信息筛选能力。地缘政治事件易引发市场情绪波动,需区分是否噪音和谣言。可以学习过往经验,参考历史危机中的资产表现(如2008年)但需注意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Rachael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