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1 10:28:28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港交所 中概股
日前“网易、京东启动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后终于有了进展:5月29日,京东和网易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将于6月第一周开始招股。之前有消息称,网易计划于6月11日在香港上市,京东则着眼于6月18日。
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将成风潮
有资深投行人士指出,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将成风潮。
中概股回归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瑞幸事件以来,中概股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爱奇艺、阿里等先后遭到做空,跟谁学更是三个月内连遭六次做空。同时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收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公开称“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上”,5月21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法案和美国国会有关人士的言论看,该法案的一些条文内容直接针对中国。
对此,川财证券的分析师陈雳认为,在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中概股和港股市场可能仍会出现较明显的震荡和波动,而受美国目前对中概股政策的影响,预计越来越多中概股公司将加速回归港股和A股市场。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瑞幸事件引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只是“催化剂”,因为中概股回国二次上市从去年就开始了。根据《注册制之下中概股企业回归系列观察》,2019年至今,美股市场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有8家。
因此,除了上文所说的外因,中概股二次上市还有内因——自身融资需求,更通俗的说法就是“缺钱”,去年阿里上市之初就不乏此类说法。确切来说,阿里二次上市的真正原因还是资本和业务的全球化布局,不过阿里二次上市也实现了募资880亿港元和40倍超额认购。
对于京东二次上市,业内有声音称,其确有融资需求。因自营和自建物流的能力,本次疫情期间京东所受影响很小,但这是用现金流换来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由于对商家的扶持,京东该季度现金流转负。另外,考虑到自营和自建物流也是京东迎战电商下半场的战略之一,未来京东在这方面的花费绝不会少。
中概股回归可选择的自然不止港交所。但相比A股,港股一来基本面良好、估值有吸引力,二来国际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三来制度与美股制度接近,二次上市的法律障碍和制度性障碍较少,综合来看,港股对企业有着较高的吸引力。
港交所收入翻倍可期
自李小加担任港交所总裁以来,港交所变革不断,在这里特别要提的就是2018年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允许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没有它,阿里、京东的赴港二次上市就不可能成行。
今年,港交所还进一步表示正采取措施落实同股不同权、降低二次上市门槛、提高未来在港IPO效率等,本周一还有消息称港交所正考虑缩短新股上市的招股结算周期(由5天减至1天)。种种变革之下,港交所愈加焕发出活力,也越来越吸引内地乃至全球市场的目光。例如,本周三港交所宣布,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与MSCI 已签订授权协议,将在香港推出一系列MSCI亚洲及新兴市场指数的期货及期权产品。
摩根士丹利称,这项合作计划将推动港交所收入进一步提升,升目标价5%,由310港元上调至325港元;而若合格的ADR都在港交所上市,可令港交所收入翻倍,当中,日均成交额可增加约400亿元。
目前来看,“BATJ”中的腾讯2004年于香港上市,阿里、京东先后赴港二次上市,百度不久前亦传出退市的说法(后来百度回应称是谣言)。不过,百度虽尚无动作,先前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其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曾表示“我们内部在不断的研讨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在香港等地的二次上市”,而无论是否撤离纳斯达克,都不影响百度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再加上确定的网易、传闻中的携程,虽然不见得全部中概股都会回归港股市场,但港交所集齐中概股巨头大约是不成问题的,收入纵不能翻倍,与大摩的预计只怕相距不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