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新一轮数字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 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的36.2%。数字经济的快速兴起,正在推动经济发展范式乃至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在后疫情时代,这将成为推动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
-
1月集合信托发行和成立规模双降 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发展质量,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规模双降,环比分别下降20.38%和31.93%。1月发行和成立的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83%和6.87%。
-
“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始终未变。近期收紧房企融资延续了中央2016年以来楼市监管的思路,未来也将大概率保持此监管思路。
-
2020年7月22日-23日,中国数字化创新博览会(简称“CDIE”)将在上海商城剧院&波特曼丽思卡尔顿酒店隆重举行,同期也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零接触也能逛展会。
-
28年风雨历程,外资险企低份额“魔咒”正在逐渐打破。短短五个月,外资险企市场占比便实现了两次两位数战绩,超过以往数年的市场份额。
-
随着沪深港通、债券通等重大制度创新频频落地,两地互联互通日益紧密。分析人士表示,港股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
上半年A股震荡起伏,但场外资金却源源不断寻机入场,部分机构资金从固收产品转移至权益类产品,个人投资者也对市场颇有信心,因此头部私募不得不多发产品。
-
6月30日,A股呈现单边上行态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78%报2984.67点;深证成指涨2.04%报11992.35点,创四年半新高;创业板指上涨2.77%报2438.2点,创四年半新高。
-
近期,美联储频繁“吸睛”。业内分析称,美联储这些动作已经被计入市场预期,未来美联储仍将维持宽松立场,其资产负债规模也大概率进一步增加。
-
6月29日,作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配置措施,银保监会组织起草的《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正在业内征求意见。
-
周一(6月29日)欧佩克秘书长和阿联酋能源部长表示,尽管欧佩克+联盟从5月开始实施历史性的减产,但石油市场仍将面临艰难时期。
-
今年以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续增长。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存续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4654只,较上月增加377只,基金规模2.64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36.57亿元,环比增长0.52%。
-
低利率时代下,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该何去何从?
-
泛资产管理意味着各金融机构的竞争主体纷纷扩容,资产管理业务正跨入全面发展阶段,金融机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业经营格局将取代原有的“银证保”界限分明的格局。
-
HED峰会是金融专业媒体财视中国将对冲基金(Hedge Fund)、ETF指数基金及衍生品风险管理(Derivatives)整合到一起的投资盛会,主要专注于权益与量化策略的投资,同时也包括财富与资产管理、跨境投资和基金分销及运营等。
-
二季度起,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产业逐步恢复,加上一系列政策搭配,中国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仍保持着相当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海外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
-
现在不能完全确认债券牛市结束和股市牛市起飞,基础目前仍需夯实。
-
当前,美国对中国的限制愈加激烈,中美“对抗”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面对遏制,中国资本市场的应对也很快。
-
2020年以来“黑天鹅”频出,A股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展望下半年,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财富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深挖市场、发现当前运作较好的策略/资产格外关键。
-
2020年自开年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就不断受到不确定事件的冲击,市场始终处于高波动、高风险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越来越倾向于用低风险的策略来应对风险、赚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