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证券首席屈庆观点 | 银行资管的转型压力以及应对策略

    2019-05-09 16:25:28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银行资管 资产端 负债端 金融科技

    文 | 屈庆   
    来源 | 财视中国   
    整理 | 小兼 

    【作者简介】屈庆,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副总裁。曾任申银万国研究所债券部总监,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华创资管总经理等职务。2008-2013年连续六年新财富前三名。其中2008、2012、2013三次获得新财富债券第1名。


    任何资管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和监管背景。


    2011年资管行业开始快速扩张,并于15、16年到达顶峰,这是因为当时处于信用扩张阶段,随着融资需求和投资者的需求,资管行业应运而生。

    去年大家对经济的预期非常悲观,这也导致很多资产的价值出现了急剧波动。虽然我们不认为2019年经济会大幅反弹,但对基本面不必过于悲观。

    去年经济的压力来自内忧外患:外部源于全球经济处于高点的适度放缓,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的短期影响。内部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和企业的杠杆已然很高,资管新规的收紧导致企业的融资需求受到约束,继而导致企业违约,经济出现边界下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承受了较大的债务压力。

    今年,外部压力会逐渐缓和:中美贸易谈判顺利进行,同时欧美经济的放缓并不意味着衰退,只是08年金融危机快速恢复之后的短期向下修复。从内部看,制造业投资继续向好,基建托底能力加强;在低基数背景下,作为消费最大拖累的汽车有望触底,减税对消费的提振作用有望显现。

    就货币政策来说,2019年的核心不在于总量流动性的量价调节,而是如何将流动性真正引导向实体经济、真正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这取决于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金融机构宽信用的意愿。银行由于担心风险不愿意放贷,因此要通过出台包括纾困基金、民营企业股权及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提高农商行普惠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等措施在内的政策引导和监管指标放松,提高金融机构宽信用的意愿。


    第二,提高金融机构宽信用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定向降准等增加低成本、长期限的基础货币投放,为宽信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推动银行IPO、定增、发行二级资本债、发行可转债及永续债等工具为银行补充资本,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第三,适度放松对非标的限制。2018年非标融资的大幅收缩是导致宽货币无法真正转化为宽信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通过适度放松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方式,适度放松对非标投资的限制,两会期间央行公开表态“影子银行是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非标的缓和。

    从Q1数据来看,宏观经济也出现了边际缓和。房地产市场尽管大方向不乐观,但小周期确实出现了改善,有利于市场平稳及缓和对宏观经济的压力。

    不过,虽然经济悲观预期修复,但政府对经济只是托底,经济转型趋势不会改变,银行资管仍面临经营上的压力: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盈利好;大城市群比县域经济好;行业发展不平衡,新兴行业比传统行业好。资产增长依然面临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和风险。



    监管方面,大方向将是趋势的收紧与阶段性放松并存。监管仍然在路上,2018年公布了很多监管文件,今年将是这些文件的逐渐落地,以及存量业务的整改。而且从现在的基调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年攻坚战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不会放缓。当然,从去杠杆到稳杠杆,监管存在边际放缓的迹象。

    对银行资管而言,同业去杠杆仍是大方向,流动性分层将更加明显。现在同业业务正逐渐萎缩,很多中小银行不能在异地设点,只能回归当地省份。未来随着同业往来等业务受限,同业融资难度将增加,倒逼机构继续去同业杠杆。

    风险方面,大型银行匿名客户风险暴露达标压力较小,但股份制、城农商匿名客户大额风险暴露额度少,叠加此前投资不可穿透的产品比重大,监管能否达标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在匿名客户考核指标压力下,未来银行投资同业理财、公募基金、货基以及集合产品规模面临一定的压力。虽然银行可在过渡期内分散投资,但不会改变银行投资不可穿透资管产品的规模缩减的趋势。

    监管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业务模式的监管核心是回归本源,各类业务要追本溯源,最大化地发挥其固有价值,服务实体,但业务模式的监管本身也会影响资产端和负债端。目前不合规的业务模式是过去资管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衍生问题,未来监管和整改过程中,初期市场会经历阵痛,业务规模停滞甚至倒退,但逐渐适应后,最终会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市场。

    银行理财受影响的主要是资产端和负债端。资产端是期限错配受到约束,非标资产提供的回报率下降(期限匹配),净值化管理难度增加。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发展投研能力,初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开展委外、投顾业务。

    至于负债端,长期来看打破刚兑不可避免,公募私募产品划分、合格投资者要求、理财期限限制等条款也会约束理财的增长。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建立和银行现金管理类公募产品的发行或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负债端新的突破口。

    银行资管方面,尽管去年Q2以来银行间资金成本显著下行,但银行表内综合负债成本依然维持高位。其中大型银行负债成本相对最低且维持稳定,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且负债来源少。


    今年以来银行表外负债成本压力下降,但资产收益率下行更快,直接导致二者利差倒挂,且倒挂幅度持续走扩。同时流动性分层严重,中小银行不是一级交易商。

    这两年银保监会连续发布多个文件,进一步敦促银行回归本地、回归本业、回归本源。但对中小银行来说,当地经营面临着优质资产缺乏、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有监管意识的偏差。这些都是较大的发展难题。

    理财转型是大趋势,但理财子公司对中小银行而言存在诸多问题:


    理财业务规模较小的城农商行要考虑是否申请理财子公司,包括是否满足相关成立条件和成本收益比,甚至未来部分小银行会退出资产管理市场,回归银行存贷本业;新产品以现金类产品为主,中小银行缺乏相应管理经验;发行理财的银行相对集中在金融发达地区;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相关系统缺乏。



    无论是资管行业还是金融市场,行业分布情况都是相似的:下游是品牌营销、客户维护与开发,上游是资产配置、产品研发、投资等能力,中游是产品的组织形式。过去我们更重视下游,但未来如果是净值型产品,一旦上游的业务能力不足,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因此未来肯定是上游更重要。

    面对当前的环境和种种压力,银行应当采取的策略是:

    首先,要增强内部的体系和制度管理。自上而下建立债券和资金业务流程体系、债券配置和交易管理体系、信用评估体系、内部风控体系、负债管理体系、研究培训体系、内部业务支持系统等,有了架构支持,才能做好投研。

    其次,要强化信用投资能力的建设。具体包括宏观债市信用策略分析能力、行业研究和个券分析能力、信评团队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以及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风险控制制度流程,同时注意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取计量模型与前沿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型、新方法。

    第三,提高交易能力。目前利率债和银行自营成本倒挂;中高等级信用债和理财成本倒挂,债券配置价值较低,只能依靠交易来增厚收益。另外从历史上看,收益率在低位,本身也会呈现高波动性。

    第四,加强负债研究和管理。中小银行普遍对资产研究较多,但对负债研究很少,甚至几乎不拒绝负债,但最终倒在了负债上。因为资产和负债永远是平衡的,当负债超过资产收益时就应该拒绝负债,否则负债太多、又只能买一些低风险资产,就会导致资产荒。

    此外,银行可以考虑找金融机构担任投顾,包括公募、私募、券商。投顾业务是资管新规鼓励的业务模式,目前也是受新规影响最小的一种银证资管合作方式,其优势包括:确保银行能及时完全地掌握投资运作情况,防范风险;较快提升银行人员的专业投资能力;无需另行开立银行间和交易所账户等。

    同时,在资管产品三单管理、净值化趋势等要求下,银行理财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日益增强。金融科技包含市场风险管理平台、信用风险內评预警系统、定价/估值服务、投资分析平台、策略回测平台、产品流程管理系统等,未来,“投顾+金融科技”的组合将逐步取代委外模式。

    最后是挑选投顾管理人。每个银行需要建立起自己对管理人的评价体系,一个好的管理人至少要具有以下特征:人员齐备,尤其是投研团队;团队人员和业绩保持稳定;严格的风控和信评;平衡的激励机制;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以及投顾的交流和服务能力。



    声明:本文来自于由财视中国主办的“HED峰会2019”上的嘉宾发言,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小亦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