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公募”呼之欲出,公募行业将加速分化

    2020-05-13 11:17:48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外资公募

    日前,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预披露信息,上海信托将转让上投摩根基金公司49%股权。早些时候,摩根大通旗下资管公司摩根资管宣布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股权至100%。若交易完成,上投摩根基金将成为国内首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基金公司。

    事实上,自4月1日公募基金公司正式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进军国内公募行业的步伐明显加速。

    外资巨头动作频频

    更多“洋公募”呼之欲出

    上海信托转让上投摩根基金股权并非第一次。相关信息显示,去年5月上海信托就曾转让上投摩根基金2%的股权,同年成功竞拍这2%股权的就是摩根资管。

    据此前报道,摩根资管全资控股上投摩根的计划分两步进行:首先由此前持股49%变成51%,拿下上投摩根的绝对控股权,然后进一步增持上投摩根股权至100%。从上文来看,这项交易完成指日可待。

    今年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后,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更多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或将谋求提升其持股占比。对其中相当一些外方股东来说,取得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并非难事:数据显示,公募行业153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包括未发产品的基金公司),中外合资的公司共有53家,其中有20家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距外资控股仅一步之遥。

    外资加速布局国内公募行业显然不止增加合资公司持股比例这一条途径。消息显示,贝莱德、路博迈这两大外资巨头都向证监会提交了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请,其申请材料已在4月1日获接收;先锋领航集团、富达国际也曾表示正在申请公募牌照。

    而若仅仅把关键词定为“外资”和“公募”,就会发现,加速进军国内公募的外资不单是外资资管、基金公司,还包括外资银行:今年4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先后递交了公募基金托管业务的申请。

    在这一领域,去年中就传出了对外开放信号,再往前,渣打银行早在2018年10月就已获批成为首家具有公募基金托管资格的外资银行机构(但截至目前这方面尚未有动静)。

    外资入局将加速行业分化

    对本土公募最大冲击或是人才流失

    近年来,外资中国基金市场的布局明显加速:三年多以前,瑞银资产成为我国首家备案的外资私募,至今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的外资私募超过20家,截至今年初发行产品65只;今年,公募行业有望迎来一系列“洋公募”。把目光放得更宽,证券和衍生品领域,亦有外资机构开始加码——如上文提到的摩根大通,100%控股摩根大通证券并于3月宣布正式开业,4月末申请增持期货公司持股至100%。

    回到公募基金。外资加速进入中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庞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巨大的财富催生了庞大的资产管理需求。其次,监管政策的开放为外资扫清了准入障碍,比如持股比例放松、QFII额度的放开等。”平安基金指数投资总监成钧告诉财视中国记者。

    “此外,在全球都处在‘新冠’这朵乌云笼罩的情况下,中国控制的最好,工厂企业复工、消费逐步复苏。从估值来看,现阶段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2倍左右,位于历史中线下方,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从资金面看,四月以来,全球主要央行陆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救市,市场资金充裕,利好股市的复苏。这些都成了外资加速进入A股市场的动力。”

    长期来看,外资独资或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势必引发国内公募生态剧变:国外资管巨头积累了更丰富的专业经验、投资策略,也拥有更卓越的管理经验和风控能力,将给基金业带来示范效应,促进基金公司的优胜劣汰。如成钧所说,外资加速进入市场,会加快A股市场机构化的进程,让市场更为成熟:“过去几年,A股市场的成熟度有较大提升,游资炒作越来越少,价值投资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认可,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进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外资控股基金公司后,这一进程必将加速。”

    另一方面,过去20年得益于指数化投资技术的兴起,被动指数基金持续净流入,而主动管理型基金持续净流出,Smart Beta、ESG等指数投资策略也开始在国内兴起。“外资控股会促进这些投资理念在我国市场的传播、应用,这也进一步推动市场成熟。而伴随着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指数化投资不断受市场认可,具备这方面核心投资能力的基金公司将受益,行业将加速分化。”成钧说道。

    除了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还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外资公募入局可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本土公募销售人才的出走。某大型公募人士指出,外资进入中国多年,加上投研体系完善,不太可能出现投资“水土不服”的情况,真正的挑战在于对客户的理解和销售渠道短板,而基金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人才,因此相对而言,“外资公募带给本土公募最大的冲击也许是人才流失。”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琳琳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