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DCEP近期将在苏州试点落地

    2020-04-18 14:23:10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数字货币DCEP

    昨日有媒体报道,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将在苏州相城区落地,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当地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这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的首个应用场景即将落地。

    受此消息刺激,数字货币概念股接连掀起涨停潮。确切地说,这些概念股不是刚刚上涨:14日晚间,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开,另有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测试;15日开盘后数字货币概念股即走强,截至收盘多只个股涨停。17日,数字货币开盘后继续走强。

    当前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在布局数字货币,我国央行早在2014年就着手研究DCEP,不过期间央行公布的多是发行目标、成立研究所等消息,表明研究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中,对具体研究进度则很少提及。直到去年11月末,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才表示DCEP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选择试点进行落地验证。不想时隔四个多月,真的迎来了爆炸消息。

    应用场景测试都要开始了,全民应用的那天还会远吗?

    与“链圈”没有必然关系的DCEP

    说到数字货币,大家很容易想到“区块链”,毕竟最早的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后来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诞生,至今已超过2000种,多是基于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被大多数加密货币作为底层技术源于其自身特征,这些特征也一直被看作其优势。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区块链的特征与“法定数字货币”并不完全“兼容”:一来区块链的最大特色是“去中心化”,但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集中管理,二者存在冲突;二来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无法保证其锚定资产的稳定性、甚至缺少真实资产背书,容易被投机者利用操纵价格,如2018年就出现过数字货币暴涨暴跌事件。

    此外,过去还发生过利用数字货币进行洗钱、偷税漏税等金融犯罪的情况,今年2月央行的区块链课题组还发文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杂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客户的部分隐私,尚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

    因此,央行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即将试点测试的DCEP也并非基于区块链底层。不过据了解,DCEP还是借鉴了部分区块链技术。

    DCEP VS 支付宝和微信

    既然是“数字”货币,其使用必然离不开手机。例如上文提到在网上流传的农行账号内测图,长这样↓



    从图片来看,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有四大常用功能“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与我们常用的支付宝、微信还是比较相似的。

    那么,DCEP与支付宝、微信的区别在哪里呢?

    按照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的描述,央行数字货币“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DCEP是M0替代,而支付宝和微信属于第三方支付,无论用起来多么快捷,始终是通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

    (注: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居民储蓄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简单地说,央行数字货币是使用央行的存款货币来支付,支付宝、微信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一为“央行”一为“商业银行”,显然二者级别不同,而商业银行有破产的可能,央行数字货币则让亿万用户的资产安全更有保障。

    而且相比支付宝和微信,DCEP还有一个极其便利的“碰一碰”功能:只要两个人的手机上都有DCEP数字钱包,那么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连网络都不需要。

    不过,鉴于支付宝和微信同样是使用人民币支付,所以央行人士也表示,数字货币不会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宝。

    DCEP如何替代现金?

    在我国,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超信用卡支付,去年ATM机也首次出现下降,2012年以后不管货币信贷如何波动,M0的增幅始终不大,近几年基本维持在3%到4%多一点的水平。另一方面,基于人民币现金的支付、交易、反洗钱等,在现代社会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可见,数字化货币大范围替代现金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穆长春指出,DCEP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不计付利息,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去年12月,DCEP就提出了两阶段的试点计划:2019年年底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2020年在深圳大范围推广。现在DCEP已经开始试点应用落地,可以推测,下一步就是从一个城区推广到整座城市、全部试点城市再到全国。金融分析师肖磊认为,两到三年内会有30%~50%的M0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基本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国范围推广,平常的现金使用大部分会被替代。

    之所以不是完全替代,如穆长春所说,已经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的M1、M2,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电子支付工具(移动支付平台)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无法完全替代M0。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领遇/财视中国立场,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若文章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切勿直接作为投资依据。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请三思而后行。


    *如需转载请标明转载自财视中国


    责任编辑:琳琳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