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话题“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2014-08-14 10:58:49    来源:财视中国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 金融行业 互联网金融



    (大会现场)


    8月1日下午,由“财视中国”旗下的长三角金融荟主办的长三角金融荟系列活动——“对话连平·《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成功举办。

     


    【活动嘉宾】




    交通大学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SAIF金融学教授、金融EMBA项目主任、

    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钱军


    以及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康雁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田峰。


    【嘉宾发言内容】




    圆桌话题“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李麟:如果从战略的角度,或者是跨界的思维看待利率市场化,可以划两条线。一条是成熟国家的银行或者是企业行为主体。因跨国经营等因素,这类企业已经完全适应了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生存条件。如果把这一类企业或者是银行叫西施的话,那么西施有优雅之美,西施优雅我怕谁,这就是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条线是适应计划经济类企业,现在尽管越来越少,但依然存在。比如适应利率管制安排的金融企业。那么这一类企业,也有它相当的竞争优势,并非企业本身多优秀,关键是制度环境造就了其的成功。这一类企业,虽然可以说是东施,人们都觉得她不好看,但是她是东施,她温柔,她现在也过得非常好。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渐进的,介于西施和东施之间的。在这个过渡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我的结论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既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的趋势,传统的经营机构加快学习市场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可能出现西施效仿东施,借助“温柔”的魅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非常肯定的是,西施和东施都必须跳出这两条线极端这个框框,谁能够适应过渡期的制度安排快,谁就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要了解这个阶段的企业如何从战略上看待利率市场化?就必须摸清这个过度期的时代特征。从政策上讲,转型期改革深化或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什么?种豆得瓜,种瓜得豆,就是说政策的出发点跟这个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存在一定的扭曲。通过螺旋式的政策校正,企业的生存环境终归会走向成熟的利率市场化。那么这个过程种豆和得瓜之间这个悖论,就是我们制定企业战略的外在、输入性变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结合企业特色的可持续企业发展之路。用一句玩笑的话比喻就是“自己的脚,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就是这个阶段企业修炼的战略范式,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走了这么一条路。自己的脚---中国实际,别人的鞋---充分借鉴,最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中国特色。最后的结果,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突出表现,别人无路可走,造就了我们第二大经济体。

     

    以此为背景可以非常真切的看出我们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中的悖论性问题。第一,我们利率市场化是解决历史上我们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不下的问题,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储蓄国,但是我们是前十大经济体利率最高的国家,不进行利率市场化,我们企业的融资成本、交易成本是降不下来的,企业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是现行阶段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利率是全球最高的,而且教授跟连首席都说了,包括融资难、贵。体现了“种豆得瓜”的扭曲特征。

     

    第二,我们的货币政策与促进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有悖离。货币宽松是希望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但执行的结果是“宽信贷,紧货币”,我们泛信贷的增速越来越大于货币投放量的增速。货币就是不进入实体经济。中间融资链条加长、类信贷通道业务增加。美国的货币政策效果是什么呢?“宽货币,紧信贷”。由于信贷紧缩,后果就是直接融资加大。中国的政策货币收紧,信贷宽松,社会融资总量泛信贷的增长量远远超过货币增长量,直接的后果是股市等直接融资占比越来越小,间接融资越来越大,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升高,金融运行的系统性风险加大。

     

    第三个悖论是,我们的这次调控的重点是微调节、定向“滴灌”,通过适当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在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结构的同时,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也就是说通过适当的、温和的通胀,奠定中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基础。然而,中国的企业PPI却低位徘徊。也就是说能借到资金的企业,却要承担PPI的低迷,直接的后果是企业效益下降,特别是ROE一路走低,在国际上近乎印度上市企业的一半,远低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股权收益水平。上世纪企业陷入的“债务、通缩”的特征突出。这个迹象非常可怕,企业越负债,但是在企业这个市场,这个价格是收缩的,那么是通缩的迹象严重,是危机的一个主要征兆。如果不扭转,有巨大的潜在风险。

     

    第四是在利率推行的过程中间,目的是通过明细股权融资的主要责任,增加直接融资的份额占比,但执行的结果却出现了“名贷实股”的局面。政府促进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总的占比。调控的方向,在中国经济的上行区间,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下行区间,却出现了债、贷、股属性不分的局面。在经济下行区间企业,特别是“僵尸”或“边缘”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是什么?一旦出现偿付危机,债权人要接管企业。但在现行制度下,这个临界点,破产点狠难界定,特别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非经济类的因素非常多,债权人往往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自由裁量的相机处理权。相反,在企业重组或接管的环节,股东甚至有更多的发言权。这些悖论的出现,导致了现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

     

    现实中,这类问题相当严重。按说期限错配不能套利,但是在中国却非常普遍,而且是一种盈利模式,用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去对接企业的类股类资金的潜在需求,比如项目资本金。从本质上,资金的贷款性质已经向股权属性发生了转移。这个问题突出体现在P2P领域。我国的P2P似债非股,贷款属性强还是股权的特点明显,是说不清的,为什么说不清?我们金融产品设计的原则,就是收益和风险的匹配,通过风险细分,设定合适收益,设计适当的产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存在没有风险的收益。但在P2P领域,大家往往看到P2P收益非常高,有的是50%、60%,但没有看到其背后的风险。这么高的收益,你说他是贷还是股?它起码不是贷款。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对个人7%,对于企业项目类10%左右甚至以下。这个“免费午餐”后面的问题是什么,这就是这种盈利模式背后隐匿的一些风险没有进入产品风险成本之中。

     

    金融机构以挣钱为目的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心里明明白白,挣谁的钱?套谁的利?风险溢价的来源是什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隐性担保。中国没有存款保险,但整个金融体系相对安全,理财产品在消费者看来是无风险资产,理财产品的利率是无风险利率,所以现在发行理财产品,大家拼的是收益,但从不考虑背后的风险。谁承担了隐形的担保责任?政府。政府的维稳和金融秩序安全的考虑。 这个隐形担保的成本,或“保费”是没有计入融资的成本。

     

    第二是期限错配。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会发现大家都在玩期限错配,整个都在套利,交易对手是谁,人民银行?也就是说人民银行对此隐形兜底。比如,政府平台融资,大家都说风险很大,但是违约确实是在几类客户里最低的,风险不高的,为什么风险不高?就是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我们是单一的政府财政体系,地方政府的信用会在这样的体系中换算成一级政府的信用评级。地方政府是公益的,我给你提供担保,我要的是外部性,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整个区域投资环境,但是项目的效益性却是参与融资的机构和理财产品的持有人分享。一个10年、20年的长期项目,却通过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支撑。尽管是短期的理财产品、但却有可能获得类似股权的、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其中的收益来自于于期限错配的风险溢价。

     

    第三的来源是我们的制度、文化传承。可以说我国金融行业的一些管理技术是近代借鉴西方的,比如银行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前面说的,我们的思路往往是“自己的脚、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就是中国特色。历次中国经济的波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济的波动性世界罕见,就是大家说的“一放就活、一管就死”,表现在银行业就是“大投大放和盲目投放”问题,直接导致企业过度融资的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源于我们的债、贷、股是不分的企业经营文化。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中国是一个没有资本的社会、没有资本的文化,从民间拿的钱,银行能分清哪些属于资本、哪些属于自有资金和负债资金?是分不清的,所以就导致了对风险的低估。但这个风险确实是存在的,这个风险的存在,导致他比一般的东西要风险溢价高,其背后就是杠杆放大的风险溢价没有考虑。

     

    这一切现象,悖论中的问题,种豆得瓜,种瓜得豆,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是风险(溢价)铁三角。一是隐性担保;二是期限错配;三是投资饥渴的软约束和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这就会导致我们利率市场化进程,出现既不同于西施的成熟经济体,又不同东施的管制或计划经济体世界的判断。这些判断会引发哪些趋势?

     

    第一会出现国进民退。这个不是政府希望得到的,为什么说不是政府希望得到了呢?这是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融资行为决定的。可以发现,越是在经济危急的时候,中国的企业越是依靠负债,紧紧抱着银行,最近表现非常突出。但就是不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股市就是上不去。如果依靠间接融资,信贷市场会促进“国退民进”的结果,而且肯定会出现这一局面。下行周期,金融机构也在选择风险,大型国企的稳定性好,信用评级的等级比较高,银行贷款相对安全。因此,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相对容易取得贷款。这个是中国特色,“国退民进”从非伦理、客观的角度来说,不是说是政府有意主导的。相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第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主银行、全能银行”体系。主银行体系,也不是政府的选择。如果下一个阶段,我们肯定会进入新常态增长阶段。如果说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只有6%的话,那肯定是间接融资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占有相当高的融资比重。银行依然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是方面,银行还是承担这次经济增长回落、结构调整,消化不良资产的主力军,要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第三在这个过程中间,商业银行的经营体系,比如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将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利率市场化必然会急剧降低商业银行的利差,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需要多元化;而且这个过程中的贷、债、股文化边界的模糊,会极大地促进金融机构跨界经营的意愿;但业务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任何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忽视这种混合、综合化的业务趋势。

     

    配合风险管理的识别、隔离和组合原则,中国的金融机构必然要探索属于自己特色的综合经营之路,也是在这个阶段对全球经济体协同发展的突出贡献。

     

    康雁:谈到利率市场化,影响远远不是银行,包括我们前几年讲的非常多的影子银行,整个庞大的影子金融体系,包括众筹的体系,包括互联网各种宝宝,包括我们的信托,包括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还包括保险、证券、资本市场,这些事情都是盘根错节的都在一起。这里听一下连博士和钱教授,你们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相互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现在从银行来看相对比较直接,但是牵涉到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后会变得非常的复杂,是不是会使整个改革的难度更难?怎么入手?

     

    钱军:刚才也讲到一些,比如说到影子银行,规模那么大,跟利率管制有关系。第二看信托,为什么这几年发展很快,券商相对来讲发展很慢,还有一个东西就是股市,很不好,监管上面信托有东西可做,股市不好,银行贷款上面有限制,如果信托可以发一些产品,看上去风险不是很大,收益又比较高的话,那肯定发展很快。

     

    康雁:将来利率放开是不是资本市场更不好?因为利息照你的估算5%、6%,可能大家更要把资本市场抽过来放到银行了。

     

    钱军:我觉得短期内,刚刚连老师说过,看中小企业贷款,刚刚放开一段时间可能不一定更好,反而更坏,因为一般来讲利率市场化放开以后,短期来讲利率水平升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中长期,我觉得利率市场化很重要的是,把存款利率由市场来决定以后,整个资本体系比较规范,各个板块,他有一个定价的系统,现在中国有很多隐性的问题,是跟基本的资本市场的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是有关系的。当然利率市场化以后还有很重要就是监管要跟上,李总也说了,中国金融机构都是在朝混业经营走,尤其是银行,我非常同意,中国很多大银行跟日本、德国大银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除了上市他不做什么都做。

     

    所以我不排除短期内有一些风险的情况,我觉得利率市场化之前把有问题的中小银行找出来,每一个都有一个遗嘱,包括信托、金融机构也好,如果受利率市场化冲击比较大,可以有一个准备,监管上面比较全面,不一定按照体制来划分,而是按照功能性来划分。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的一些新的监管对风险的评估以及监管模式,总的情况到后面会更清楚,不会像现在这么模糊。

     

    现在模糊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基本的价格没有放开,所以有很多隐性的产品,监管套利这个事什么时候都会有,但是中国的监管套利空间太大了,当然以后对金融机构监管,包括大型金融机构里面的投资产品的仓位等等要求很高,我自己觉得这一方面,我们跟美国相比是有优势的,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问他要一个仓位,基本仓位这是非常难的,不给你找的,所以我可能算是比较乐观,我觉得市场化这一步非常重要。总体来讲,在短期内风险会提高,但是一旦把那一步走过去以后,只会更规范化,更规范化的情况下,各类的投资产品实际上风险跟收益的区别就会变得清楚。

     

    连平:利率市场化目的是希望通过价格机制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毫无疑问,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推进,通过价格导向促使市场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现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价格最终没有放开,在方方面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市场扭曲行为,自然就会有套利的现象出现。所以从长期来看,当然需要很多相关政策的匹配,加上价格的导向,市场化不断的推进,未来金融体系应该会更加的合理,更加的健康。应该说,未来股市、债市,都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信托、租赁等业务将来都会有一个平稳的发展。因为整个市场是在价格导向下,根据各种不同的收益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来进行调整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会带来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发展。

     

    康雁:田总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有一半实际上是在海外,一半是在国内,那么海外是一个完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完全开放的市场,中国又是一个相应来说刚才谈到很多问题的市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大部分基金在中国可能股市上投1元只剩6毛,但是你刚才谈到过去10年每年I22的回报20%几,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这两种金融环境,一个是被管制,一个是不被管制的,从投资角度有什么区别?投资策略有什么不同?如果将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以后会对你的资产管理方面的策略会有什么影响?

     

    田峰:第一个问题两个市场,因为我们做海外,也做境内,两个市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实际上我们做海外更早,04年做到现在,做了十年,我们主要是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的股票,我们在海外这一部分占了大头,我们管40亿美金里面一多半是海外的,特别是二级市场,在海外十年做了10倍的收益,每年27%的年化收益率,我们有几个产品,时间最长的就是做了有8年,年化收益率在20%,比海外低,因为我们是做基本面,非常微观,非常宏观的,宏观我跟连教授讲,最难研究,把我们能够做的事做到极致,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研究比较多。

     

    谈到区别,海外的工具不一样,因为我们在海外做对冲。我们的组合和指数比相关性可能也不是很强,这一块仅仅是做了降仓位的作用,这是工具不一样。

     

    市场里面信息披露,包括公司市场本身的一些体系体制都有很大的差异。刚才讲到的话题,如果利率市场化,我是觉得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对A股市场都是好的,我非常同意钱教授和连教授讲的问题,短期之内判断有可能利率往上走,但是即使短期往上走,我们认为对资本市场来说不是坏事。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角度是从市场大家所认为的无风险利率角度来讲,目前大家讲,比如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提高到5%、6%,但是和市场里面加引号无风险利率相比还是低很多的,有一家非常大的信托公司我们非常了解,信托公司可能给你10%、12%甚至更高的收益,大家认为是无风险的,实际上有没有风险?隐含的风险肯定是有的,只不过没有报出来,这跟中国的体制是有关系的,不光是金融体制。如果利率市场化,把市场真实利率降下来,那肯定是好事,资金应该是不回归的。

     

    第二个层面讲企业,比如大家去看一个信托公司,还是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子公司,背后的项目有很多,比如像房地产企业,也有地方融资平台,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对资金需求比较多,从银行角度来讲,银行这一端最喜欢是把便宜的钱以较低的价格借给信用最好的央企、国企或者是大型企业,资金没有得到正确的资产配置,很多资金是浪费的,很多上市公司拿着几十亿上百亿放在后备资金里面,这是多大的资源浪费。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利率市场化以后,真正通过市场定价,一些中小企业能够在银行至少解决一部分的贷款问题,他的成本相比来说,比信托或者是其他的非银行通道里面拿到的资金成本低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期来说,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肯定也是好的,中国也是面临一个经济转型,因为我们做投资,我们对未来充满乐观的,因为有些悲观的情绪,我们认为有的时候已经反映到价格里面去了。我们做技术研究,我们做逆向投资,所有的数据都好的时候,往往市场到了很高的位置,所以我们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对于整个市场,对于未来整个经济面还是偏乐观的。

     

    康雁:钱教授谈到,利率市场化以后最先受益是大银行、大的金融机构,小银行都是被扫地出门的,实际上大部分中小企业是被很多中小银行所服务的,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是一个问题吗?还是只是阶段性的问题?

     

    钱军:现在看中国金融机构,不管对风险控制能力、经验、规模,从老百姓存钱问哪个更安全?肯定是大银行,说都不用说。放开以后,危险大了肯定是正常的,而且确实有可能会倒一些。但是从中小企业来看,从现状来看,本来也从银行借不了钱,银行融资对他没有什么帮助,我同意连老师的看法,中小企业在利率市场化刚刚放开的时候,有一段时候是有问题,因为从历史来看,放开以后利率水平上扬的可能性比较大,短期内银行存款利率上去,整个利率上去以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本来就是从民间贷,整个水平会上升,所以会困难,一旦这个阶段过渡以后,最基本的市场经济价格,价格体系形成以后,实际上所有的金融机构跟市场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人,都会看到这个价格来做事情,所以我觉得中长期以后,包括剩下的银行,现在对风险的承担,以前对风险的意识不是很大,如果我贷给中小企业出问题是我负责,但是贷给大企业,出现问题也不是我负责,确实没有风险意识,但是以后如果真的放开了,利差不是每天可以做可以想像中一样的情况下,他就真的会开始对任何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分析,这个就对了,正常情况下任何国家里面,同一个行业里面小企业肯定比大企业的风险大,但是如果他的风险不是太大,收益高你就会贷给他,这里面的影响来讲,虽然有些中小银行利率市场化对他的打击更大,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短期内会有一些问题可能会更严重,但是一旦过渡以后,对中小企业只会是好事,因为那个时候,所有有贷款能力的机构都会做在价格引导下的风险收益分析,都会做基本面分析,看企业,虽然小企业很小但是有成长的实力就可以贷给他,而不是像现在整个小微企业板块基本上完全被排除在正规的金融机构以外,那么只能靠民间金融来生存,我认为这个是不正常的。

     

    康雁:现在腾讯、阿里成立银行,他们跟大客户有更接地气的沟通,他们将是在银行业或者是金融业最传统的金融机构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他们有挑战的话,他们的挑战会来自于什么地方?

     

    钱军:把中国大的商业银行和美国的商业银行比起来,贷款两大类,贷款是两大类,一个是个人贷款(家庭贷款),一个是企业贷款,现在国内的大银行还是以企业贷款为主,个人贷款是次要的,存款也是这样的。但是看美国的银行,包括花旗银行,非常明显,个人贷款家庭贷款三分之二,企业贷款只有三分之一,个人贷款家庭贷款最主要就是房贷和汽车,这两个是最大的,在这种时候贷给个人的时候,比如整个体系的征信性,央行在做,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个人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我觉得在这种方面,个人汽车、房屋贷款或者是消费贷款方面,这是以后潜力非常大的,在这些方面腾讯、阿里是有很大的优势,我自己也做过研究,比如国外银行给我一个信用卡数据,我就看这个人花钱,不需要看这个人的收入,我就可以了解他的还钱能力。阿里、腾讯知道每个人的情况太多了,1秒钟点几下,而且他对你花钱非常了解,本来他们的机制就比较灵活。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他们在个人贷款上面会有一些优势,但是在短期内他不可能对几个超大银行带来冲击,因为大型银行本身自己的企业也好,长期沉淀下来的客户也好,不可能马上就流失,但是在个人贷款方面,民营银行,尤其是像阿里和腾讯以大数据作为后盾的这么一些贷款,他们是会很有优势的。

     

    连平:网络上的银行,到底有多大的生存空间,迄今未得到证实。美国的网络银行早就产生了,但最终都还是要下到网下才能生存。为什么呢?我想运作的内部管理模式,如果说纯粹是以零售为主的话,可能他还能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长尾市场,用大数据做小客户,以他的信用还能做得下来。如果要跟大公司打交道,那就要有个性化的产品,要有非常强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其自身也要有很强的信用,这样大的客户才能接受。从监管的角度看,从公平原则和控制风险出发,不可能对网上网开一面,最终监管的政策仍将是统一的。所以长期发展下来看,完全网上的银行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最终网络银行还是要下来的,要有实实在在的点才能真正做起来。未来可能有些银行的网络比较强,会有一些特色,但真正要从零售银行做到综合型的银行,恐怕还是需要运用银行所拥有的特殊性质,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初期阶段,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可能会有改善。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从风险角度看,有两个不同的运行方向。一个是经济下行的时候,风险偏好是下降的;但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中,银行的风险偏好却应该是上升的。为什么?因为利差大幅度收窄后银行必须要寻找能够带来更高盈利的客户和项目。毫无疑这不会是大企业和大项目,必定是比较小的企业,因为银行议价上有较大的优势。总体来说,风险偏好在这个角度来讲是有所上升的。在利差明显收窄的情况下,法人对其所有的经营机构会提出定价提高的要求。分支机构要把贷款定价提上去,在客户结构上做文章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可以采取一些其他举措,但最有效的恐怕还是客户的结构调整。

     

    最近有数据表明,一些分支机构小客户贷款比例明显上升,所以小企业贷款可得性就上升了。但同时风险也是在上升的。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小客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小微企业至少1千万户以上。而其中90%以上从来没有从银行获得过贷款。商业银行应该开发相应的系统,创造真正有针对性的业务流程,很好地管控住小微企业的风险。我认为,完全可以从小微当中找出非常好的企业,而不是动辄搞抵押。风险控制住了,定价也可以上去。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金融资源投向小微的也就多了。较长一个时期以后最终价格是会下来的,即使下来还会比对大客户和中型客户的定价高一些,这对于整个资源分配长期来说就起到合理配置的作用。这是相对来说比较理想的状态。现在是不是出现这种迹象?从我们的感觉来说,已经有点苗头说明是在朝这个方向在走。

     

    康雁:刚才谈到互联网金融跟传统银行之间的关系,网络银行要落地,在天上不行需要落地。另外一种普遍性传统银行上天,物理网点不够,也慢慢向腾讯和阿里学习。第三就是干脆合并,腾讯干脆跟浦发、交行一起干,你觉得这三种可能性哪个种趋势性更大?

     

    连平:现在事实似乎证明,三种趋势都在发展。商业银行现在在加大力度开发网络上的业务,这已成为发展趋势,银行网络上的业务会迅速的发展。过去不愿做的许多产品,商业银行最终也不得不做。过去不做这些业务是因为会带来存款的流失,现在你不做别人也在做,存款照样流失,还不如自己做。商业银行规模比较大,资金实力也比较强,可能用不了三五年,在这一领域中肯定会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最终会形成很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银行与电商的合作也已经有了,这是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很好的方式。网上银行也将逐步成为现实,有的可能正在考虑,是纯粹做网上还是网上网下都做,说明逐步走向了理性。

     

    李麟:我补充一下,连首席的判断非常对的,钱老师也讲到银行业治理的问题,到底利率市场化是让大的更大,还是让强的更强,其实这个一个涉及银行,一个涉及互联网监管原则的领域。比如“大而不能倒”问题,在中国怎么看?规模较大本身没有问题,派生的副作用确实存在,在中国现在的历史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可能成为中央银行潜在的对冲交易对手。规模越大,对冲的作用越大。以前评判银行的标准是“大”,认为规模越大越好。那么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间,如果发生贝尔斯登这种风险发生的话,国家以什么标准来处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存在同业的问题。缴纳存款保证金的标准,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也就是小的缴纳多一些,还是大的缴纳多些? 另外涉及到市场治理结构。互联网金融,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互联网很强大,但是你是不是强大到消费者第三方在你面前都没有发言权?现在网络金融全是平台战略,这个平台战略的特点是什么?老大、老二打架,死的是老三。互联网金融突出的技术垄断特征,会影响消费者主权。如何看待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垄断性问题?是否需要法律的手段介入,以确保一个公平的平台竞争环境?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公权力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来行使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场提问:李总,根据你的判断,你提到政府融资平台,利率市场化以后对融资平台的利率你认为是什么趋势?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第二你觉得政府融资平台危机有没有可能发生一些局部地区兑付的危机?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债券市场,如果危机发生的话,政府有没有能力控制在政府想控制的范围内?到时候会不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呢?

     

    李麟:平台类的风险是隐含系统性和个体性风险,从现在阶段的中国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平台类风险中,系统性风险的属性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们无法从单一个体风险角度来评价和衡量,为什么?因为他内涵隐性担保,拿不到桌面上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为什么政府要压缩同业类融资业务规模,最近监管机构出了好多政策,就是为了防止其中聚集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大家一定要理解的。补充一点,为什么要对大的交易对手(金融机构),要从额外的角度去监管和观察,就是其背后国家承担的系统性风险。但是国家并没有公示这个风险,为什么没有公式?就是他的高收益和后面的高风险不是对应的,有一部分是国家承担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间,国家承担了改革的成本,但不会永远这样。否则不可持续,所以现在一定要想办法压下去。


    责任编辑:小蒹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