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发展应多借鉴国外经验

    2018-02-23 17:46:50 来源:财视中国




    马强

    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中泰证券


    嘉宾简介:马强,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金融博士,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曾任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权益投资交易部董事总经理,负责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马强博士拥有二十年海内外顶级投资银行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经历。曾任职于美国纽约美林证券全球股票交易策略部,花旗集团资本市场利率和金融期货策略部,后回国负责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衍生品业务。马强博士及其率领的团队一直走在国内衍生品业务前线,是中国金融衍生品领域最受关注的团队之一。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其团队发行产品规模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财视中国:2017年以来券商场外期权业务发展迅猛,其中,2017年6月份单月新增场外期权业务规模达到近320亿元,7月份更是达到605.75亿元。有哪些因素导致场外期权业务快速升温?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马强:过去的五年里,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直在飞速发展,只不过以前的绝对量级比较少,大家没有看到。最近这段时间,上量其实有若干原因。实际上,在2016年6月份,曾经出现一个月新增一千个亿的情况。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原因,2017年的三百亿和六百亿,一部分是因为有一些其他业务被监管停掉之后,衍生品业务补了一个空缺。比如我们这个收益互换业务和一些场外配资业务被停掉了,而衍生品它天生就有杠杆属性。它填补了这个空白,那么自然以前那些客户就融入到市场里来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些统计口径的问题,因为场外衍生品其实一样,关于“三百亿、六百亿”的说法,都是名义规模,它并不是实际的风险敞口。有些券商的统计口径不太一样,所以才会有“五百亿、六百亿、七百亿”的说法。真正的风险敞口变化并没有松涨的那么快。


    财视中国: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商品期权元年,期权上市至今,贵公司在期权业务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从国内期权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期权业务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马强:单从期权业务来说,商品期权的发展是快于权益类期权的,比如说商品期权已经出了好几个,权益类期权还停留在50ETF的情况。公司对于场外衍生品业务和场内衍生品业务越来越重视,原因有几个,最明显的就是收益上来了。因为某些券商的衍生品业务收益已经达到相当重要的地步,甚至公司的几分之一收入都是衍生品业务。往前倒推五年或者倒推三年,衍生品业务在证券公司或者期货公司的收入里,可能只占百分之零点几,现在可能占10%、20%。由于有些券商已经达到了规模效应,其他券商肯定也要跟进。所以我们公司的布局是开始招募一些市场上比较有能力、有期权业务经验的人才。整个证券行业、金融行业是人的业务。所以在“人”上我们做了一个布局。其次,合规风控上也要往这方面布局。我觉得,尽管商品期权推得比较猛,反倒证券公司有了一定的优势,因为期权业务要动用一定的资本金,由于历史原因,期货公司的资本金相对来说弱一些。所以,期权看似在商品上推得比较快,但实际是证券公司推得更快。


    财视中国:国际利率期权的推出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发展相当迅速,近年来,国际场外利率期权市场不仅交易品种越来越丰富,交易量也逐年攀升,对于我国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马强: 国外的场外衍生品品种繁多,但主要集中在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它们占90%以上的量。权益类占的很少。国内券商可以插手的衍生品还是权益类的,利率类汇率类非常少。为什么国外利率汇率会很多呢,很简单,因为利率汇率有直接的实体需求。大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一些实体经济,对现金流的性质要做一定改变的时候,需要借助这些衍生品。所以有巨大的实体需求。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国外的利率汇率衍生品,做的流动性很高,而且标准化程度也很高。原则性讲应该是放在场内交易。但是出于某种历史原因,这两个衍生品都是在场外交易的,所以就显得场外衍生品比较大。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有实体需求。我们国内的衍生品,目前来说还是一个博弈性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做一些权益类的衍生品,更多的是在客户。比如客户看好这支股票,或者看好这个指数,他想做一些博弈,利用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以及它风险可控效应。博弈的东西原则上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为什么我们的衍生品发展的还没有那么迅猛。而国外不一样,国外把真实的需求挖掘出来了,使得衍生品比较丰富,另外一个就是,国外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比较健全,创设新的衍生品时较为容易。我们国内如果出一个新品种的衍生品,或者是同样品种的衍生品,换一个方式,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上讲,国外的环境相对更宽松一些。


    责任编辑:小蒹